說到甘寧其實大家都知道的這個人還算不錯的,在吳國算得上是很有實力的一位武將,而且在吳國效力之前他在江上當壞蛋的事情也是被人津津樂道的,但是其實還是有做正經的事業才會被后世所記住,話說甘寧最有讓人記住的事情其實就是“甘寧百騎劫魏營”了,那么這個事件到底是什么事件呢?下面就給大家帶來甘寧百騎劫魏營的故事概況了,還有甘寧百騎劫魏營的上一句,想知道的接著往下看。
甘寧百騎劫魏營其實在歷史上是存在的,但是沒有《三國演義》那么夸張,我們先看看正史上關于這段時期的簡介吧,再看看演義中是怎么說的。
在正史上是在《三國志·吳書·卷十》裴注引江表傳就有相關的記載,內容如下:“曹公出濡須,號步騎四十萬,臨江飲馬。權率眾七萬應之,使寧領三千人為前部督。權密敕寧,使夜入魏軍。寧乃選手下健兒百馀人,徑詣曹公營下,使拔鹿角,逾壘入營,斬得數十級。北軍驚駭鼓噪,舉火如星,寧已還入營,作鼓吹,稱萬歲。因夜見權,權喜曰:“足以驚駭老子否?聊以觀卿膽耳。”即賜絹千疋,刀百口。權曰:“孟德有張遼,孤有興霸,足相敵也。”停住月馀,北軍便退。”
其實大致的翻譯就是曹操要攻打濡須,帶領了四十萬軍馬在臨江這個地方。孫權就率領了七萬于人來應戰,孫權就讓甘寧先率領三千人做先頭部隊。孫權又秘密讓甘寧在晚上的時候進入魏營。于是甘寧就選了手下身手比較矯健的百余人,目標就是潛入到曹操營地,把鹿角拔了之后就翻壁進入營地,斬殺了曹魏數十位上級首領。當時的曹營軍中將士大駭,擊鼓舉火準備反抗,但是這個時候甘寧已經回到自己營地了。晚上見孫權,孫權大喜:“足以驚駭老子沒?真的是看見你的膽量了。”之后就是賞賜涓還有刀。孫權表示:“曹操有張遼,我有興霸,足可以相敵。”對峙了個把月曹操就退軍了。
是在《三國志·吳書·卷十》裴注引江表傳就有相關的記載,內容如下:“曹公出濡須,號步騎四十萬,臨江飲馬。權率眾七萬應之,使寧領三千人為前部督。權密敕寧,使夜入魏軍。寧乃選手下健兒百馀人,徑詣曹公營下,使拔鹿角,逾壘入營,斬得數十級。北軍驚駭鼓噪,舉火如星,寧已還入營,作鼓吹,稱萬歲。因夜見權,權喜曰:“足以驚駭老子否?聊以觀卿膽耳。”即賜絹千疋,刀百口。權曰:“孟德有張遼,孤有興霸,足相敵也。”停住月馀,北軍便退。”
其實大致的翻譯就是曹操要攻打濡須,帶領了四十萬軍馬在臨江這個地方。孫權就率領了七萬于人來應戰,孫權就讓甘寧先率領三千人做先頭部隊。孫權又秘密讓甘寧在晚上的時候進入魏營。于是甘寧就選了手下身手比較矯健的百余人,目標就是潛入到曹操營地,把鹿角拔了之后就翻壁進入營地,斬殺了曹魏數十位上級首領。當時的曹營軍中將士大駭,擊鼓舉火準備反抗,但是這個時候甘寧已經回到自己營地了。晚上見孫權,孫權大喜:“足以驚駭老子沒?真的是看見你的膽量了。”之后就是賞賜涓還有刀。孫權表示:“曹操有張遼,我有興霸,足可以相敵。”對峙了個把月曹操就退軍了。
在小說中這個故事就顯得復雜多了,當時孫權在濡須口收拾軍馬,聽到了曹操帶領了四十萬大軍前來救合肥,孫權就讓部下去應戰,部下凌統愿意帶三千人去破敵,但是甘寧表示只需要百騎就可以輕松破敵了,就這件事情兩人吵了起來,但是孫權還是先讓凌統帶兵去了濡須塢和張遼都了一個回合,不分勝負,最后被呂蒙接回了營地。
甘寧這個時候就看到了凌統回來了,并表示晚上他只需要帶領一百人馬去劫曹營,但凡是死一個都不算成功。孫權也答應了,而且還給甘寧擺了壯行酒,選了一百精兵,這些將士喝酒的時候很猶豫怕死,但是甘寧表示自己是上將都不怕死,你們還怕什么呢?其實將士們聽完也都愿意誓死效勞,到了晚上,就把頭盔上插根羽毛做為標記,披上盔甲,騎馬直奔到曹營,拔開鹿角,殺入寨中,甘寧百騎左突右突,曹操也不知道他們有多少人馬,甘寧在曹營中縱橫馳驟,看到人就殺,當曹操營中都舉起火把的時候,甘寧已經從南門出去了,曹操擔心有伏兵,追也不敢追。之后就是加官晉爵賞賜東西了。
其實正史和演義中的故事沒有太大區別,但是演義中的反而顯得甘寧更加的出色罷了。最后甘寧百騎劫魏營上一句是什么呢?其實不是上一句而是下一句,那就是“左慈擲杯戲曹操”了。
上一篇:滕子京負大才全文翻譯及原文
下拉更新...